2025年4月,美国以“对等关税”为名,宣布对全球贸易伙伴加征高额关税,引发全球金融市场剧烈震荡。从股市暴跌到汇率波动,从商品价格跳水到政策博弈升级,这场关税风暴不仅考验着各国经济的韧性,也重塑了资本市场的预期。本文将从金融、股市、汇率三大维度,分析此次事件的连锁反应,并结合政策应对与市场逻辑,探讨未来走向。
一、关税政策升级:从极限施压到暂缓博弈
政策演变:加码与反制
4月2日,美国宣布对全球贸易伙伴征收10%基准关税,并对贸易逆差较高的60个国家加征额外关税,其中中国税率达34%,累计关税升至54%。
中国迅速反制,宣布自4月10日起对美国进口商品加征34%关税,随后美国进一步将中国关税提高至84%乃至125%,引发双方多轮博弈48。
4月9日,美国宣布对75个国家暂停加征关税90天,但中国被排除在外,中美贸易冲突持续升级。
政策逻辑与争议
美国此举被指为“单边霸凌”,意图通过极限施压重塑全球供应链,但其推高国内通胀、加剧衰退风险的政策效果引发广泛质疑。
中方反制措施强调维护多边贸易体系,同时通过稳市场政策对冲经济冲击,展现政策定力。
二、汇率与债市:美元信用的“自我反噬”
美元指数的“过山车”与人民币资产吸引力提升
关税政策反复加剧了市场对美元资产信用稳定性的担忧。数据显示,加征关税消息公布后,美元指数短暂回升后加速回落,而美债收益率快速飙升。这一看似矛盾的组合,实则揭示了美元信用的“自我反噬”:关税政策的不确定性削弱了国际市场对美元的需求,但避险情绪又推高美债收益率。这种分裂状态间接缓解了人民币汇率压力,使人民币资产对国际资本的吸引力上升。
全球债市“流动性风险”的连环效应
美债收益率的飙升,对新兴市场债市形成双重压力:一方面,国际资本可能从新兴市场流向美国追逐高收益;另一方面,新兴市场企业借新还旧的成本上升。但关税延迟90天的传闻(尽管为假)又暂时缓解了这一压力,显示出政策信号对全球流动性的“牵一发而动全身”效应。
三、全球金融市场震荡:股市、美元汇率与商品的联动反应
股市:从“黑色星期一”到韧性修复
美股暴跌与反弹:4月3日美股三大指数创近五年最大单日跌幅,市值两日蒸发6.6万亿美元;但90天关税暂缓后,标普500单日暴涨9.52%,科技股市值激增1.85万亿美元。
A股剧烈波动:4月7日沪指暴跌7.34%,超5200只个股下跌;随后在中央汇金千亿级资金增持、政策托底等举措下,A股迅速反弹,4月10日逆势上涨1.16%。
行业分化:科技股领跌,农业、生物科技等防御板块逆势走强,反映市场避险情绪与内需政策导向。
汇率:人民币与美元的博弈
人民币贬值压力与政策调控:关税冲击下,人民币面临贬值压力,离岸人民币汇率一度跌至7.28;但央行通过稳汇率工具维持合理区间,避免无序波动。
美元指数走弱:美国通胀与衰退风险加剧,叠加市场对美元信用担忧,美元指数单周下跌3.1%,黄金避险属性凸显,价格飙升至3238美元/盎司。
商品市场:能源与避险资产的分化
原油暴跌:布伦特原油跌破60美元/桶,创2021年以来新低,反映全球经济衰退预期与供应链重构风险。
黄金逆势上涨:贸易摩擦推动黄金单周涨幅6.6%,成为资金避险首选。
四、A股市场的“危中寻机”:出口链修复与内需政策发力
出口链的“阶段性估值修复”逻辑
在关税冲击下,A股市场的出口导向型企业股价承压,但电子产品的关税豁免(如特朗普签署的20类商品豁免清单)为相关产业链带来修复契机。4月12日后,A股市场中受关税冲击最大的出口链迎来阶段性估值修复,但这一修复能否持续,取决于中美后续谈判进展。
内需政策的“三重护航”
面对外部冲击,中国政策正从三个维度发力:
消费端:预计四月下旬政治局会议将推出全国性生育补贴、稳就业政策,直接提振消费需求;
地产端:因城施策力度加大,城中村改造加速,稳定地产投资预期;
民生端:通过稳就业、保民生政策,间接支撑内需增长。
这种“三重护航”策略,旨在将关税冲击转化为内需驱动的转型机遇。
五、未来展望:风险与机遇并存
短期风险:全球衰退与政策不确定性
若关税长期生效,美国衰退概率过半,全球经济增速或下调1-2个百分点,风险资产波动加剧。
90天谈判窗口期不确定性高,市场或面临反复震荡,需警惕“政策反复”与流动性危机。
长期机遇:结构性调整与投资逻辑
高股息资产防御价值凸显:银行、公用事业等板块受资金青睐,低估值与稳定现金流成避险首选。
科技与自主可控主线:半导体、算力、军工等领域国产化加速,调整后或迎长期配置机会。
全球供应链重构:东南亚、墨西哥等地承接产业转移,但中国通过技术升级与内需驱动,仍具核心竞争力。
2025年4月的关税风暴,既是全球化逆流的缩影,也是中国经济韧性的一次“压力测试”。短期市场波动虽不可避免,但政策定力、内需潜力与产业升级为长期稳定奠定基础。投资者需在风险中把握结构性机遇,关注政策导向与产业变革,以理性应对不确定性时代的挑战。
美国加征关税的政策闹剧,虽短期内引发市场动荡,但也暴露出全球贸易体系的深层矛盾。对投资者而言,理解关税政策背后的产业链重构逻辑,把握内需政策与科技创新的双轮驱动,方能在不确定性中寻找确定性收益。正如历史反复证明的:贸易战没有赢家,但理性投资者总能在变局中觅得先机。